本文目录一览:
- 1、谀怎么读什么意思
- 2、“谀”字读什么
- 3、言字旁一个茱萸的萸把草字头去掉是什么字?
- 4、谀基本注解
谀怎么读什么意思
1、谀的意思介绍如下:谄媚;奉承:阿(ē)~。~辞。谀的汉语拼音读作:yú。相关组词:阿谀 谀辞 谄谀 谀词 恐谀 谀墓 昵谀 诡谀 奉谀 谀史 寅谀 称谀 讥谀 口谀。谀的相关造句如下:1, 我们最讨厌阿谀奉承的人。2, 那是个阿谀奉承之人。
2、“谀”读作[ yú ]。“谀”作动词时意为谄媚,如:奉承阿谀,谀辞,作名词意为谄媚的话,如:“唯囿是恢,唯谀是信”——《汉书·韦贤传》,做形容词时意为和悦柔顺,如:谀然(愉悦和顺的样子)。“谀”出自谀,谄也。——东汉·许慎《说文》。不择是非而言谓之谀。——《庄子·渔夫》。
3、谀读作“yú”。字形解析:谀为形声字,从言,臾声。表示与言语有关。字义解释:本义为奉承,谄媚。在古籍中多有记载,如《说文》中解释为“谄也”,《庄子》、《荀子》等文献中也有相关用法,均指奉承、谄媚之意。
4、读音:虽然谀字是一个多音字,但在现代汉语中,其最常用的读音是yú。含义:在古代汉语中,谀主要表示奉承、谄媚的意思。它常用于形容那些用花言巧语迎合他人的行为,如“谄谀之徒”和“谀佞之人”。
5、谀读作“yú”。读音:这个字念起来就像是“鱼”的音,简单又好记。意思:它呀,是个形声字,意思是奉承、谄媚哦。就像有的人为了讨好别人,会说些好听但不一定真心的话,这种行为就可以说是“谀”。
“谀”字读什么
1、“谀”字读作yú。释义如下: 谄媚;奉承:例如阿谀、谀辞等,表示用言语或行为讨好、恭维他人。 谄媚的话:指那些为了讨好他人而说的奉承话。 和悦柔顺:如谀然,形容人愉悦和顺的样子。相关组词包括阿谀、谄谀、谀辞、谀词、谀谤、谀颂等,这些词语都围绕“谀”的释义展开,表达了不同的语境和含义。
2、“谀”字的【字海】释义 拼音:yu2“谀”的简体字 谄媚,奉承:~言。阿~奉承。~辞。~墓(阿谀死人)。“廓”字的【字海】释义 拼音:kuo4 ①空阔,广阔:~然。寥~。②扩大:~张。③空寂:孤独:“悲忧穷戚兮独处~”。④物体的周围、外缘:轮~。耳~。⑤古同“郭”,外城。
3、拼 音 yú 部 首 讠 笔 画 10 五 行 土 繁 体 谀 五 笔 YVWY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谄媚,奉承:~言。阿(ē)~奉承。~辞。~墓(阿谀死人)。
4、谀的读音:yú 释义:谄媚;奉承:阿(ē)~。~辞。又如:谀墓之金(为人作墓志所得的报酬);谀颂(阿谀奉承);谀悦(谄媚;奉承);谀墓(指替人作墓志阿谀死者);谀佞(惯于用花言巧语阿谀谄媚的人);谀言(谄媚的言语)谄媚的话 又如:谀史(有溢美之辞的史传)和悦柔顺 。
5、谀读作“yú”。字形解析:谀为形声字,从言,臾声。表示与言语有关。字义解释:本义为奉承,谄媚。在古籍中多有记载,如《说文》中解释为“谄也”,《庄子》、《荀子》等文献中也有相关用法,均指奉承、谄媚之意。
6、“谀”读作[ yú ]。“谀”作动词时意为谄媚,如:奉承阿谀,谀辞,作名词意为谄媚的话,如:“唯囿是恢,唯谀是信”——《汉书·韦贤传》,做形容词时意为和悦柔顺,如:谀然(愉悦和顺的样子)。“谀”出自谀,谄也。——东汉·许慎《说文》。不择是非而言谓之谀。——《庄子·渔夫》。
言字旁一个茱萸的萸把草字头去掉是什么字?
笔画: 10 部首: 讠 五笔: yvwy 基本解释谀(谀)yú 谄媚,奉承:谀言。阿(?)谀奉承。谀辞。谀墓(阿谀死人)。
◎ 古同“萸”。【申集上】【艸字部】茰 ·康熙笔画:12 ·部外笔画:6 《唐韵》羊朱切《韵会》容朱切《正韵》云俱切,音兪。《说文》茱萸也。《集韵》椒子聚生成房貌。《礼·内则》三牲用藙。《注》藙,煎茱萸也。《风土记》九月九日,折茱萸房揷头,可辟恶气。 又地名。
草字头一个朱是什么字——答案:茱(zhū)。茱 【解释】〔茱萸〕a.落叶小乔木,结长椭圆形核果,红色,味酸,可入药。通称“山茱萸”;b.落叶乔木,果实红色,可入药。通称“吴茱萸”;c.落叶乔木,枝上有刺,羽状复叶,果实红色、球形,可入药,可提制芳香油。通称“食茱萸”。
萸读作yú。以下是关于“萸”的详细解释:基本信息 拼音:yú部首:艹(草字头)笔画:共11笔五行:属木繁体:萸五笔:AVWU主要释义 “萸”通常与“茱”组合成词“茱萸”,是一种落叶小乔木,开小黄花,果实椭圆形,红色,味酸,可入药。
茰 念 【yú】古同“萸” 古体的【天】字 笔画数:9 部首:艹 出现的书籍中的含义: 【唐韵】羊朱切【韵会】容朱切【正韵】云俱切,从音兪。【说文】茱萸也。【集韵】椒子聚生成房貌。【礼内则】三牲用藙。【注】藙,煎茱萸也。【风土记】九月九日,折茱萸房揷头,可辟恶气。 又地名。
谀基本注解
1、谀的基本注解如下:拼音:yú部首:讠笔顺编号:4531251134总笔画数:10画主要含义:谄媚、奉承。具体表现为谄媚的言辞或奉承的话语。具体应用: 谀言:指奉承的话语或言辞。 阿谀奉承:形容用好听的话恭维人,向人讨好。 谀辞:同“谀词”,指奉承的言辞。 谀墓:指写墓志铭等以溢美之词称颂死者,往往失实。
2、谀,形声。从言,臾声。本义为奉承,谄媚。基本注解 谀 (谀)yú ⑵ 谄媚,奉承:~言。阿(?)~奉承。~辞。~墓(阿谀死人)。⑶ 郑码:SNOD,U:8C00,GBK:DAC4 ⑷ 笔画数:10,部首:讠,笔顺编号:4531251134 出处 谀,谄也。--东汉·许慎[1] 《说文》不择是非而言谓之谀。
3、谀,本义是奉承,谄媚。它源于言和臾的组合,言代表言语,臾则含有隐蔽,秘密的意思。因此,谀字最初指的是在言语中隐藏地奉承他人,以求取某种利益的行为。在古籍中,谀的含义逐渐丰富,不仅限于言语上的奉承,更延伸至不择是非的言论,以及迎合他人意愿以求得到回报的行为。
4、谀(yú):阿谀、奉承。 其为惑也:他所存在的疑惑。 六艺经传(zhuàn):六艺的*和传文。六艺:指六经,即、《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经:两汉及其以前的散文。传:注解经典的著作。 贻:赠送。 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之,即以之为师。
5、奉承阿谀的行为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古代文人对此多有记录与批判。如明代谢肇淛在《五杂俎·事部一》中提及,王荆公编撰《字说》,一时之间,众人纷纷效仿,阿谀之徒竞相为之注解。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谀辞的注音谀辞的注音是什么》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