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网络营销人熬不过三年?我朋友小李从单打独斗到带着10人团队翻身的那段故事,或许能给你答案
记得刚开始接触这个圈子时,我常听到“卖货就行”的声音。说实话,我也天真地信了几个月。我朋友小李当时每天跑流水线式的私信、刷朋友圈,成交偶尔有但难持续,自己累得像条狗,团队一点都组不起来。那种孤军奋战、看不到出路的焦虑,很多人都有过。
转折发生在他愿意把重心从“卖产品”转到“教别人做生意”上。他说服了两个愿意复制他的新人,把做法写成日常脚本,做了客户画像,重新搭渠道。不是魔术,而是把零散的动作系统化:谁来负责引流、谁负责跟进、新人入职的前三天必须做什么。这一套落地后,短短半年内,团队活跃度和成交稳定性有了明显变化,业绩也开始呈现复利增长——说白了,就是把成功从个人能力变成团队可复制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他开始学领导力,而不是只学话术。以前他忙着亲自去拉单,现在把更多时间放在培养人上。每周固定做一次复盘,给新人做一对一辅导,遇到问题他先示范再放手,这种习惯让团队里出现越来越多能独立解决问题的人。领导力的核心不是号令,而是把自己手里的事逐步拆分给别人,让别人也能做成并愿意去做。
反过来我还认识一位同事张姐,她能力很强但一直不愿意放权,所有流程都在她大脑里,别人做必先过她这一关。结果是人越来越少,业绩起伏大,张姐不得不常年加班补坑。这两种对比很明显:方法能被复制,人成本才会下降;领导力能放大方法的效力,否则一切都被个人技能限制。
具体到操作上,你可以从三个维度落手。先把关键动作写成可执行脚本,哪怕只有三页,保证新人按步骤能上手。其次建立简单的培训节奏,不用复杂制度,但必须有连续性和复盘。再者把时间分层管理:领导要把时间逐步从一线拉出来,用在招人、培养和体系优化上,而不是把所有时间都花在成交上。记住,短期拉单和长期建生意是两件不同的事情,前者靠个人,后者靠体系和人。
说到衡量,不要被复杂指标吓到。跟我朋友的做法类似,先盯三项:新人成交转化、团队留存率和单人平均产出。这些数据能告诉你哪里在漏水,是话术环节还是新人跟进没做好。做小幅度调整,然后再观察,而不是每天换策略。慢一点却稳一点,才是长期生意的节奏。
未来的竞争会越来越依靠团队和系统,而不是单个人的努力。那些还在坚持“只教人卖货”的人,短期可能看起来风光,但长期很容易被市场波动和人员流失拖垮。说实话,我更愿意把时间放在培养别人能跑得比我还快的机制上——这才是生意能持续的根基。
你在建立团队或把个人经验转成可复制方法时遇到过什么卡点?说说你的真实经历或者最想解决的那一个难题,让我们一起讨论。
文:张明臣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网络营销的几大策略都有哪些(网络营销事业的成功方法策略与领导力提升并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