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一点,我蹲在垃圾桶旁,跟一只冻得直打摆子的橘猫对视。
它耳朵缺一角,尾巴只剩半截,眼神却像在说:带我走,或者你也别好过。
我鬼使神差把外套脱了裹它,打车直奔24小时宠物医院。
那夜急诊费498,我花呗分了三期。
医生边量体温边摇头,肛温34℃,再晚两小时直接投胎。
我盯着它肋骨一排排像旧梳子,忽然想起白天被领导骂到哭的自己——原来倒霉的不止我一个。
输液那三个小时,它没叫一声,只是把脑袋埋进我掌心,呼噜声跟破拖拉机似的,震得我手腕发麻。
那一刻我懂了,所谓救赎,是先被需要,才敢说自己活着。
后来它叫土豆,因为瘦得跟土豆片一样。
我月薪六千,房租占一半,还是给它买了带加热垫的猫窝,能连手机看体温。
每天下班我最盼着APP跳出提示:土豆当前温度38.2℃,比昨天高0.1℃。
那数字比老板画的饼香多了。
再后来,我学会在阳台钉泡沫箱,里头垫旧毛衣,给小区其他流浪猫过冬。
钉到第三个,隔壁加班狗也加入,还偷偷把女朋友不要的羊绒衫剪了塞进去。
我们谁都没说话,但夜里听见猫在里头打架,会觉得明天还能忍。
上周我发烧,39℃,瘫床上点外卖的力气都没有。
土豆跳上床,把屁股怼我脸上,呼噜声开到最大档。
我迷迷糊糊想起剑桥那篇论文,说猫呼噜20-140Hz能加速组织修复,当场笑出声——原来我花498捡回一台生物理疗仪,还附赠心跳和尾巴。
那天我退烧比往常快半天,省了两百块挂号费,立刻给土豆加罐巅峰,它吃得满脸写着“老子值回票价”。
现在土豆胖成煤气罐,踩我胸口像练胸口碎大石。
我依旧被老板骂,依旧花呗没还完,但回家开门总有团橘色炮弹冲过来,尾巴炸成鸡毛掸子。
我弯腰摸它,摸到一手毛,也摸到日子的缝隙——原来不是生活变好了,是我们一起把烂尾楼装修成了避难所。
所以别问流浪猫能带来什么,先问问自己敢不敢被一只缺耳朵的丑东西选中。
它什么都不承诺,却在你崩溃边缘用34℃的体温告诉你:被需要的人,没资格去死。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适合讲给对象的睡前故事(睡前故事哄女朋友睡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