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常常是由1个或几个人共同创办的,这样的人我将其定义为企业的领导者,其它以外的"领导"都算是管理者,当然,在国企所有的管理者都叫"领导"。据我的观察,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开始聘用职业经理人来管理其企业(职业经理人慢慢会成为民营企业的一种趋势,虽然很多民企老板的儿子,自己混得不怎么样,能力也比较一般,但是基本上个个看不起父亲的企业,不愿在那里工作),因为他们常常到了退休的年龄了。我们在河南碰到一位企业的创始人,已经70高龄,还在董事长位置上,并非他不想退下来,而是找不到合适的接班人,他曾经郑重其事的请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帮他物色一个职业经理人,坦白说,这不是我们的强项,所以也一直不能帮到他。我也常常在想,在企业中,领导者与管理者有什么区别是什么呢?
在我看来,企业的领导者,不仅意味着地位、特权、头衔或金钱,更意味着重大的责任。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并不一定是那些职位和权力的持有者。事实上,我们会发现如今的大型企业中,有很多的职位和权力的持有者,他们并非领袖级别的人物,而只是单纯的职业经理人。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只有领导人才能创建一个伟大的企业,管理者只能作为服务的角色出现,就好比房子的设计者和管家的区别。不是因为他们的职位和权力,而是他们的理想和信念。
仔细公司,你会发现,企业里必须执行的诸多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属于创新,第二类属于守成。针对这两大类工作所需要的能力,我们就能区分出领导者与管理者差别。他们之间是非常不同的,所要做的事以及所需要的才干当然也有极为悬殊的差异。
当企业面临变动的环境时,特别需要领导者的出现,就像一艘船突然遇到了大风大浪,它所需要的就不仅是普通船长的角色,而是一个能力超强有魄力的领袖级人物带着它驶出困境;而环境稳定时的工作,则属于管理,一名精通驾驶技术的透彻就可以用胜任了。
一个真正的领导者,他必须具有前瞻的想法、长远的眼光,主动地创造公司的未来,比如马云,业内人士对他的评价是:马云能看到电子商务未来五年的发展趋势。同样像我们服务的一家餐饮企业,其董事长就经常想到公司要如何进到新的餐饮细分领域,并且有着长远的计划;同时,真正的领导者还必须勇于破坏旧秩序,敢于挑战现状,乔布斯就是这样的人,他改变了音乐、手机、电脑行业的态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活着就为改变世界",在不确定的未来面前,他们通常靠个人强烈的直觉、敏感的嗅觉以及对大趋势的同岁来决定公司的方向,同时决定很多人的命运,甚至影响一个行业及全世界某一领域内的市场。此外,面对种种不确定的未来,领导者还要能够说服他的部属跟随他,当然这不只是需要靠一些数据的支撑,更重要的是靠一个共同的梦想与能够实现的远景。
管理者则恰恰相反,他就像是图纸实现者,他必须冷静地分析大楼的实现程度,掌握所有可能掌握的信息,让大楼完美地变为现实。所以,管理者要尽可能客观地寻找出一套稳健有效的管理制度或方案,而不是陪着领导者一起"做梦"。相对于理想色彩浓郁的领导者而言(据我的观察,领导者都有比较强的理想主意、浪漫主义色彩),管理者必须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者。总结起来就是:领导者从事企业的创造性工作,管理者则专注于性的工作。管理者努力回避风险,他着眼于已经发生的事实,用往回看的态度规避风险。
回到公司实际组织架构上来看,我们会发现,公司的董事长应该是领导者,总经理则应该是管理者。董事长负责描绘公司未来的愿景,撰写公司的新策略和总的发展战略规划,总经理则是有效的策略执行者,将董事长的宏图伟业转化为具体的、可执行的以及可实现的计划,将领袖的感性转化为极度的理性步骤。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发现很多公司差不多是刚好倒了过来,因为总经理常常是聘请的职业经理人,这些人常常有极佳的口才,能够把企业的远景描绘得非常的"乐观"、"大气",让人心血澎湃,甚至于发展战略也显得是了然于胸的样子……很多情况下的结果是董事长被"忽悠"了。在我看来,这是角色定位的错位。就企业的事业发展来说,领导者负责让企业从无有,而管理者则负责把既有的蛋糕做大,把企业做实做强,实现从有到更有的步骤。
这两种工作的种种差异,其实是两种角色在本质上的不同,而非在工作程度和分配上的差异。所以,一个好的总经理未必能够胜任董事长,反之亦然。领导者,或者说领袖级别的人物,不一定精于实务,他们可能擅长制定规划,但让他们去做具体的工作比如一些细小的步骤时,他们可能连一名普通的员工都不如,因为领导者不需要关心细节,这是后者要承担的工作(原创作品、版权所有,欢迎关注)。
作者简介
王荣增:管理咨询师、国际注册管理咨师(CMC)、管理培训师、商业作者。专注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咨询及培训,著有《精进管理:如何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管理者用英文怎么说_蛋糕问答(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区别)》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