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什么是怎么定义的(关于时间的解读)

时间是什么是怎么定义的(关于时间的解读)

隗嘉祥 2025-10-05 最新 2 次浏览 0个评论

上一篇我们学习了《庄子·大宗师》,在达到“外天下”之后我们可以看到“物”,而“物”本身具有三种属性:“时间”、“空间”与“动能”,理解了“时间”、“空间”与“动能”之后,能够让我们对市场的认知更加深刻,把握市场运行的内在规律,进一步精细化我们的操作。

本章将依托市场,对“时间”这一概念进行解读。

核心意义:关于时间的理解,是龙骑士所必须掌握的核心思维模型的结构和分析中的第二点(第一点为混沌性思维,其证伪了因果律),讨论时间的意义在于让我们时刻保持混沌思维,跳脱出因果律的束缚。

关于“时间”的解读

时间并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人类臆造的一种度量衡,属于人为构造的概念体系。正如海德格尔所言“时间性的本质即存在的意义”,我们如何理解时间,便是我们如何定义自身的存在。

下面依次介绍三种时间观

一、康德的时间观:线性时间观,只是感官体验,不是现实

关于“时间”的解读

镜像对照理论:时间是人类主体性通过语言抽象出来的,与世界语言体系互相映照产生的纵深幻觉,就如两面镜子互相对照,具有纵深感

内外时间观:语言体系与主体形成“内时间”与“外时间”的相互映射关系

主体性创造:时间是人类在信息接收-反馈循环中产生的主观体验(世界信息→主体反馈→世界再反馈)

线性时间观的局限性

长久以来人类对时间的体感表现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般的线性流逝特征,但实际上在对时间的线性思维中,会导致前因后果的固化思维,形成潜意识层面的思维惯性,容易因惯性思维而陷入因果律陷阱。

这种思维模式源于原始社会的生存需求,起到了生存适应性的作用,同样的诸如人类拒绝食用彩色食物而避免摄入毒物的经验传承。但因果律已不适用于现代社会,古代人类是互助共存的群居生活,但当代人类更多的是独立割裂的,传统时间观不再适用。

这在反人性的交易市场中更为突出,维持线性思维将会成为被收割对象,建立非线性的时间认知是成为合格市场收割者的思维基础。

另一方面,无论是通过哲学思辨还是前沿科学(量子力学,相对论),都可以消解时间的本体性。

麦克塔格特悖论完全消解对于线性时间观的把握,重塑了新的时间观,认为当下时间只是一个点,但也是动态的,时间本身是人类认知的幻觉,并非真实存在。

二、黑格尔的时间观:永恒的现在,刹那永恒

1)黑格尔时间观的核心观点

刹那永恒: 黑格尔将时间视为“永恒的现在”,认为每一个当下都包含着永恒性

关于“时间”的解读

否定性本质: 时间在黑格尔哲学中被理解为自然界的否定环节,表现为不断否定当下的动态过程

辩证运动: 时间不是静态容器,而是事物产生与消逝的变异力量,构成点与流的统一体

2)时间与空间的辩证关系

空间特性: 空间是理念外化的直接形态,具有肯定性和静止的特征

时间特性: 时间是空间自我扬弃的动态过程,表现为否定性和流动性

统一关系: 二者形成辩证统一,空间是肯定的直接存在,时间是否定的中介环节

3)黑格尔时间观的简化解释

认知局限: 人类神经系统处理能力有限,只能处理生存必需的信息(如基础触觉、视觉)

信息筛选: 大量感官信息被屏蔽(如衣物纤维摩擦感),避免认知过载

时间体验: 信息处理“来不及的差额感”构成了主观时间体验,这种延绵感是人类应对信息超载的解决方案

非实在性: 时间并非客观存在,而是人类对认知局限的主观建构

4)黑格尔时间观的进一步阐述

变异力量: 时间作为事物产生与消逝的内在动力,表现为持续的自我否定

点流统一: 每个“现在”在扬弃自身时指向下一瞬间,形成看似连续的时间流

未完成性: 时间本质上是永远处于“来不及”状态的差额,这种未完成性推动着辩证发展

主体关联: 更专业的理解需要结合主体性和永恒轮回等概念,但基础理解已能把握核心要义

三、海德格尔的时间观:此在,因人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时间观

核心概念:海德格尔提出 此在 (Dasein)的时间观,区别于传统线性时间观

传统时间观的缺陷

客观化问题:时间被工具化线性化,脱离了人本身的生存本质意义,线性时间观割裂了时间与存在本质的关联

空间组合说:时间是瞬间空间的连续组合

混沌属性:时间具有非确定性特征,不同于物理学的均匀流逝概念

生存论视角

个体差异性:不同人群(儿童/成人/农民/外卖员)具有独特的时间体验

文化相对性:原始社会没有年月日概念,证明时间认知具有文化建构性

量化交易案例:量化策略采用切片化时间(毫秒级),波段交易者以周/月为单位,体现时间观在不同交易者的实践差异

市场启示:理解时间观的主观性体验,做到快人一步

混沌思考:突破线性因果律,理解不同交易者的时间框架(如量化应急反转机制)

收割本质:市场是少数人(掌握非常规时间观者)对多数人的系统性收割

案例说明:长线/短线预期差异导致的行为分化,可作为预判对手盘的思考维度

关于“时间”的解读

本体论认知

空间组合说:时间是瞬间空间的连续组合

混沌属性:时间具有非确定性特征,不同于物理学的均匀流逝概念

通过以上对于时间观发展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时间是非客观存在的,而是被人类创造出来的一种感官体验,其具有很强的主观差异性,基于不同交易者对时间观的差异化理解,我们可以采取针对性的策略。

时间观对交易的核心价值在于:

1、破除认知误区:明确时间的主观性,拒绝以“线性因果”解读市场,从“混沌视角”理解趋势的不确定性。

2、适配交易策略:根据自身时间观选择框架(如短线对应毫秒/分钟级时间,长线对应周/月级时间),避免“用长线思维做短线交易”的错位。

3、预判对手行为:通过分析市场主流时间观(如多数人关注日线),找到“非常规时间窗口”(如夜间盘波动),实现差异化获利。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时间是什么是怎么定义的(关于时间的解读)》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