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诗
三年谪宦(zhé huàn)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释
1. 谪宦:被贬官。
2. 栖迟:滞留,漂泊。
3. 楚客:指贾谊,也暗指诗人自己。
4. 汉文有道:汉文帝在历史上被认为是明君,但对贾谊并未重用。
5. 湘水无情:贾谊曾作《吊屈原赋》投于湘水,但湘水无情,不解其悲。
6. 摇落:凋零,指秋天草木凋谢。

译文
贾谊被贬长沙,在此滞留三年,千百年来只留下他这样的“楚客”的悲叹。
我在秋草中独自寻觅他离去的踪迹,只见寒林斜阳,一片萧瑟。
汉文帝虽是明君,却对贾谊恩情淡薄;湘水无情,又怎知他的凭吊之意?
在这寂寥的江山,草木凋零的时节,可怜你啊,为何被贬到这遥远的天涯?

赏析
刘长卿的《长沙过贾谊宅》是一首怀古伤今的七言律诗,借凭吊贾谊的旧宅,抒发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全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表达了对贾谊不幸遭遇的同情,也暗含了自己仕途坎坷的悲凉。
一、怀古伤今,借古喻己
贾谊是西汉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才华横溢却遭贬长沙,郁郁而终。刘长卿此时也因刚直不阿被贬,来到贾谊故居,自然产生共鸣。首联“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既写贾谊的贬谪之苦,又以“楚客”暗指自己,使古今悲情融为一体。

二、情景交融,渲染悲凉
颔联“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以景写情,秋草、寒林、斜阳构成一幅萧瑟的画面,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苍凉。“独寻”二字更显诗人形单影只,而“空见”则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怅惘。

三、议论抒情,深化主题
颈联“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转入议论,表面写贾谊不被汉文帝重用,实则暗讽当朝统治者不能识才。湘水无情,既指贾谊的《吊屈原赋》无人理解,也暗喻自己的悲愤无人知晓。

四、结句慨叹,余韵悠长
尾联“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以景结情,江山寂寥,草木凋零,诗人不禁发出感慨:像贾谊这样的贤才,为何会被放逐到天涯?这一问,既是对贾谊的哀怜,也是对自己命运的无奈控诉。

艺术特色
1. 用典自然:诗中化用贾谊的典故,不着痕迹,使古今情感交融。
2. 语言凝练:如“秋草”“寒林”“日斜”等意象,简洁而富有感染力。
3. 情感深沉:诗人将个人身世之感融入历史人物,使诗歌更具厚重感。
总结
刘长卿的这首诗,既是对贾谊的凭吊,也是对自己命运的悲叹。全诗情景交融,含蓄深沉,展现了唐代贬谪诗人的典型心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长沙过贾谊宅原文及翻译(秋草寻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