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叫自觉能动性
自觉能动性,又称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能够主动地、积极地对客观世界产生反作用或能动作用。首先,自觉能动性体现在人的主观意识上。人们不仅能够认识世界,形成对客观事物的各种观念、理论和知识,而且能够基于这些认识,主动地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
定义上的等同: 主观能动性:亦称“自觉能动性”,它指的是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或能动作用。 自觉能动性:这一表述与主观能动性在定义上是完全等同的,都强调了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影响。
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或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具有目的性、计划性、积极主动的有意识活动能力。简单来说,它是人的自主意识和智慧所发挥的作用。
自觉能动性,又称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或能动作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意识调整行为:自觉性:指人能够主动用自己的意识去调整、控制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社会的要求或达到某种目标。这种自觉性体现了人对自身行为的主动管理和调控。
实践的四个基本特征
实践的四个基本特征: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直接现实性 构成实践活动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体、客体、手段都是客观实在的。实践能引起客观世界的变化,可以把人脑中的观念变成现实的存在,给人们提供现实的成果。自觉能动性 实践的自觉能动性是指实践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
实践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实践是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这意味着实践不是纯粹主观的思维活动,而是主体(人)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作用于客体的过程。在实践中,人们利用工具、设备等物质手段,对自然界或社会进行改造,这些活动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客观性:实践作为一种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其主体、所使用的工具以及作用的对象都是客观存在的。 自觉能动性:实践具有主体意识性和目的性。人们在实践中,会根据自己的主观世界,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活动。坚持实践的能动性是区分新旧唯物主义实践观的关键。
2021安庆太湖事业单位政治知识:实践的特征
实践的特征包括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具体如下:直接现实性:实践是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它并非纯粹的精神活动,而是以感性事物为对象的现实的物质活动。这意味着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即实践活动的客观实在性。
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的特征:直接现实性;自觉的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实践的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最基本);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实践的自觉能动性是什么》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